“疼痛”是一件在生活中很難避免的事情。尤其受到外傷,甚至骨折、傷筋動骨,那難以忍受的疼痛,真是讓人痛不欲生!
有人說,做手術時多打點麻藥就不會痛了。可是,多打麻藥確實不痛了,但也不能動了,血壓下降了,也尿不出來了,甚至頭疼、頭暈、惡心、瘙癢等各種并發癥都來了。有的人會說,“打完麻藥是不痛了,可是我覺得我腿沒有了,好難受啊!”
唉!真是“痛也難忍,不痛也難受”啊!
其實,它是一個神經刺激針,一端連接到電刺激儀,一端連接到患者身上,當這根針接近產生疼痛的神經時,電刺激儀發出微弱的電刺激,我們可以觀察到肌肉發生收縮運動,而患者又不會感到疼痛和針扎神經的酸麻感。此時麻醉醫生將局麻藥打到神經附近,患者的疼痛立即就能緩解,既能達到很好的鎮痛,又不會損傷神經,更不會對血壓造成很大的影響。
在超聲的引導下,可以更加清晰的指引我們麻醉醫生找到目標神經,并且能夠看到藥物在神經周圍擴散,所以超聲被稱為麻醉醫生的“第三只眼”。這時,已經減輕了疼痛,患者不再呻吟,會很好的按照醫生的指令配合治療,側臥位或者趴著也不會不舒服了。
“小小一根針”的神奇之處,還有一個,就是它作用的時間特別長,所以一般手術結束后,患者也不會感到特別疼痛,只要給一點持續的鎮痛藥物,患者回到病房就可以在床上進行功能康復鍛煉了!這樣,一些關節置換的患者,大大減少了手術過程中全麻藥的用量,而且還提高了手術效果!因為關節置換手術,“三分在手術,七分在鍛煉”!這就解決了很多老人家,因為疼痛而不敢鍛煉,最后導致術后不敢走路的問題。當做完手術的患者推著小車練習走路,臉上露出開心的笑臉時,我們麻醉醫生因此會倍感欣慰!
超聲可視化+神經刺激儀引導下,小小一根針的區域麻醉復合椎管內或者淺全麻的麻醉方式,已成為對患者血流動力學影響最小、循環穩定、呼吸抑制少的最好的麻醉方案。我們醫院也已開展此項方法,大大的提高了高齡、心肺功能差的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協助臨床科室,幫助患者更輕松舒適的度過圍手術期,是我們共同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