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方面的問題,最常見的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它容易造成管腔的狹窄,動脈就像一個管道,全身從心臟到腦血管到腎臟,整個大動脈貫穿在一塊,動脈粥樣硬化是一個全身性疾病,是心腦血管病的共同基礎,由于累及的部位不同,才有不同的臨床表現,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冠心病和腦卒中。臨床上,冠心病患者往往都合并嚴重腦血管狹窄,治療起來也比較棘手。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心腦同治”的理念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接受和認可。
心腦血管疾病同期治療,手術難度可想而知,近日,青島大學附屬日照醫院/日照心臟病醫院成功為一名復雜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同時開展右側頸動脈內膜剝脫術聯合不停跳冠狀動脈搭橋術,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站式”復雜心腦血管手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我院多學科聯合模式對于疑難危重患者的救治能力再邁新臺階。
65歲的秦大爺(化名)一個月前開始出現體力勞動、勞累后胸骨后絞痛,伴有憋悶感,并且頭部會有眩暈、黑朦感覺。在當地醫院行冠狀動脈造影顯示:“LM-LAD(左主干到前降支)中斷彌漫性病變,最重狹窄約90%左右,TIMI血流3級;LCX(左回旋支)最重狹窄約99%左右;RCA(右冠)彌漫性病變,最重狹窄約99%左右”。秦大爺心臟的三條主要大血管均有嚴重病變,被堵塞的血管狹窄得僅余一點點小縫隙供血液流通。秦大爺一家聽說青島大學附屬日照醫院/日照心臟病醫院是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專科醫院,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慕名來到我院心血管外科尋求救治。考慮到秦大爺心臟血管有嚴重的三支病變“炸彈”威脅,而且隨時可能會引爆危及生命,建議立即行冠脈搭橋術。
手術勢在必行,但問題卻接踵而來,心血管外科團隊考慮秦大爺頭暈可能與腦血管有關,在為秦大爺完善術前頸動脈超聲和頭頸CTA檢查時,正如大家所料,秦大爺的腦部血管同樣面臨著健康“炸彈”的威脅:右頸總動脈重度狹窄、左側頸總動脈中度狹窄、右側椎動脈閉塞。正常頸動脈是光滑、富有彈性的血管,是將血液由心臟輸送至頸部的大血管,是大腦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隨著機體的衰老和血管的硬化,動脈內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造成頸動脈狹窄,供送“營養”的通路堵塞后,作為人體“CEO”的大腦就會“營養不足”,從而出現頭暈、雙眼發黑、暈厥等癥狀。隨著斑塊體積的增大可能出現脫落現象,從而導致腦卒中的發生。而現在秦大爺的腦部供血,只依靠高度狹窄的頸動脈和側支循環,隨時有血管閉塞而出現大面積腦梗的風險,需要即刻做頸動脈內膜剝脫手術。
“如果將頸動脈比作水管的話,斑塊就像是附在管壁上的水垢。隨著斑塊越長越多,血管管腔也就越來越細,腦部的血供就越來越少,最終引發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卒中等一系列問題。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就像清除水垢一樣把增厚的頸動脈內膜粥樣斑塊切除掉,有效地預防由于斑塊脫落造成的缺血性腦卒中。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對術者要求很高,由于術中需要阻斷右側頸動脈,患者只能靠左側頸動脈往腦部供血,這就要求阻斷時間越短越好,對手術團隊是個很大的挑戰。”管床醫生左巖松說到。
醫院立即組織心外科、神經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ICU、體外循環科、手術室等進行多學科會診,為秦大爺制定周密而詳細的手術方案。
“患者既往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多年,先行冠脈搭橋極易腦梗及偏癱 ;先行頸動脈手術則極易導致患者心梗,危及生命。”青島大學附屬日照醫院/日照心臟病醫院副院長、心外科主任趙璧君說到。“考慮到心、腦相互影響,最佳方案是兩種手術同期進行,同期手術不僅使患者免受第二次手術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減少兩個手術中以及兩次手術之間發生心肌梗死或腦梗塞的可能,提高手術效果,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少患者經濟負擔,減少手術并發癥及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經過多次病例討論和充分的術前評估準備,在手術室和麻醉科的緊密配合下,“一站式”右側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加不停跳心臟搭橋手術如期進行。“此次手術血壓的控制極為重要,術中既要保證麻醉深度,又要保證術后盡早清醒,還要保證足夠心腦灌注減少圍術期腦梗和心梗的發生,同時還要預防控制性升壓導致的后負荷增加,誘發心臟衰竭,這對術中麻醉是一次高難度挑戰。”麻醉主任張濤元說到。
術中,首先對右側頸動脈行內膜剝脫術,歷經1個小時,成功剝除右側頸動脈狹窄段的內膜斑塊,秦大爺頸動脈恢復正常的血流,腦部也恢復正常的血液供應。在右側頸動脈內膜剝脫手術進行的同時,心外科團隊術中取左大隱靜脈制備橋血管,開始搭橋術,頸動脈手術完成后,橋血管分別吻合到心臟的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
秦大爺心臟的“生命通道”被架起。經過5個小時緊張手術,頸動脈與三支冠脈重新恢復了供血,手術順利結束。
術后,秦大爺恢復良好,出院前,秦大爺激動的說:“術前憋悶、頭暈、黑朦的感覺已經沒有了,感謝青島大學附屬日照醫院/日照心臟病醫院的醫護團隊精湛的醫術,一次手術解決了心腦血管的兩大難題,讓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像北京、上海的大醫院一樣的優質醫療服務!”
未來,青島大學附屬日照醫院/日照心臟病醫院將繼續深化心腦血管及泛血管疾病為主要學科特色的多個領域合作,共同為患者提供多方位、立體化的優質診療服務,為日照及周邊市民的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