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王先生,平時自覺身體健康、生活規律、無抽煙、酗酒等不良嗜好,單位每年組織例行體檢,但是由于害怕從來沒有做過胃腸鏡檢查,最近一個月出現了稀便、便不盡的癥狀,才來到青島大學附屬日照醫院/日照心臟病醫院做無痛胃腸鏡檢查。
通過腸鏡檢查發現王先生患有慢性結腸炎以及結直腸多發息肉,內鏡中心醫生針對王先生的癥狀制定了完整的診療方案,目前,結直腸多發息肉已通過鏡下手術切除。
確實,王先生既往體檢各項指標都正常,但就像有一句話說的那樣--“人到中年,沒有胃腸鏡的體檢是不完整的。”
“許多人都會像王先生那樣對胃腸鏡有誤解,或者害怕做胃腸鏡。同時也覺得還年輕,胃腸類疾病離得遠”。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為什么要做胃腸鏡檢查?
我國是消化道惡性腫瘤的高發國家,發病率占全球42%,僅胃癌每年就新增40萬例,居全球首位。在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死亡率排名前六位中,胃腸道惡性腫瘤占據“半壁江山”,其中胃癌、食管癌、結腸癌分列第2、5、6位。我國消化道腫瘤的早期診斷及治療率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以日本為例,他們每年接受胃鏡檢查的人數達到人口總數的1/8,相比之下,我們國家每年接受胃鏡檢查的只有約3000萬人。
胃腸鏡檢查是篩查、診斷和治療胃及結直腸病變最常用和可靠的方法,更是發現消化道早期腫瘤的“金標準”。
胃腸鏡檢查其實和我們平時體檢時做的檢查,肝、腎功能、血糖血脂、彩超、ct一樣,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最大的目的就是發現癌前病變,進行早期干預,發現早期病變進行早期治療,而很多的消化道腫瘤,包括食管癌、胃癌、大腸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僅能夠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也能節省很多的治療費用,譬如一些消化道早癌,如果早期發現,在內鏡下進行一些微創的小手術(例如EMR,ESD)就能治愈,從而避免一檢查就是晚期腫瘤,失去最佳的治療機會。
胃鏡檢查是將胃鏡經口腔、食管、胃順次插至十二指腸降部,從而觀察上消化道黏膜病變的檢查方法,是目前篩查、診斷和治療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手段。
結腸鏡檢查是將結腸鏡從肛門依次插入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回盲部至回腸末端,全面地觀察腸壁粘膜、血管及褶皺的情況,是結腸疾病診斷和治療中最常用、有效且可靠的方法。
1.以癥狀為主,只要出現胃腸道的相關癥狀,如腹痛、腹脹、反酸、噯氣、腹瀉、便秘、大便性狀改變,黑便或者便血,就有胃腸鏡檢查的指征了。
2.年齡,一般推薦四十歲以上,每年則需要進行胃腸鏡檢查。
3.有消化道腫瘤的家族史或者消化道息肉的家族史,這種人群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到醫院做腸鏡檢查。
4.之前做過胃腸鏡發現過息肉并摘除的患者,要及時到醫院做一個胃腸鏡的復查。
胃腸鏡檢查作為消化道疾病發現和診斷的"金標準",可以提高早期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的發現率。青島大學附屬日照醫院/日照心臟病醫院內鏡中心配備國際先進的奧林巴斯Elite CV-290SL系列主機及H290胃腸內鏡及治療鏡,現常態化開展胃腸內鏡精查、色素內鏡、C13呼氣試驗等診療項目,診療室內配備mindray V60麻醉機,另有 ERBE高頻電刀-Vio 300S及附送水泵及二氧化碳氣泵,可滿足目前所有內鏡微創切除手術需要。
現已開展的內鏡下診療項目有:胃腸息肉切除術、內鏡下粘膜切除術(EMR)、內鏡下止血術(APC、電止血鉗、鈦夾等)、內鏡下粘膜下剝離術(ESD)、內痔套扎&硬化治療等,上下消化道良惡性梗阻的支架治療。
醫院內鏡中心擁有一支掌握先進醫學知識和精湛治療技術的一流的專業學術隊伍,同時聯合院內健康管理中心為體檢群體完成上下消化道的“一站式”疾病診治,也為來院的患者提供高質量的內鏡診療。
醫院為推動消化內科和消化內鏡學科建設工作,與上海東方醫院徐美東教授共同成立了徐美東教授工作室,開啟了日照心臟病醫院消化系統學科建設,提高內鏡中心的內鏡診療能力和科研能力。今后,醫院也將以徐美東教授工作室為平臺,在科研教學、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同時徐美東團隊成員將定期來院手術指導,在醫教研方面做好傳幫帶,提升青島大學附屬日照醫院/日照心臟病醫院內鏡技術水平,推動區域消化系統疾病診治能力,讓日照人民在“家門口”即可享受國內優質、前沿的消化內鏡科醫療資源。
副主任醫師,曾就職于國內三甲醫院省級重點消化專科近30年。市級消化專業委員會委員,市級肝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專業從事消化內科專業診斷及治療,擅長消化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及各種疑難病例的診治、各種消化道病變的內鏡下治療。尤其擅長胃腸道息肉內鏡下切除,胃腸道早期腫瘤的內鏡下治療,急診消化道出血的內鏡下止血治療,超聲內鏡診斷及相關治療。目前,獨立完成胃腸鏡檢查五萬例以上,超聲內鏡檢查及相關治療千余例,急診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治療二百例以上。
2006年北京解放軍總醫院系統進修學習消化內科及內鏡專業一年,2015年于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學習超聲內鏡及消化內鏡介入治療技術。2016年完成黑龍江省東部地區首例內鏡下闌尾炎治療(ERAT)。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一篇,國家級論文十余篇,專著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