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側肢體活動不靈、口角歪斜、說話言語不清......這是張大爺在突發急性腦梗后遇到的情況。
近日,青島大學日照醫院/日照心臟病醫院多學科聯合救治再次上演爭分奪秒的“大腦”挽救戰,腦科中心團隊以成熟的靜脈取栓和介入溶栓技術,成功守護患者的生命線。
家住市區的張大爺患有房顫多年,期間一直沒有規律服藥,在家吃完晚飯活動時,突發言語不清,左側肢體麻木不能活動,家人見狀緊急撥打120電話送往青島大學日照醫院/日照心臟病醫院。急診科醫生根據張大爺的癥狀迅速做出初步判斷:“急性腦缺血”,并立即啟動院內卒中救治綠色通道,通知腦科中心會診,以保證“黃金期”內得到有效救治。接下來的顱腦CT、顱腦MRI+MRA檢查提示張大爺的腦缺血是右側大腦中動脈急性閉塞所致。
隨后,結合張大爺既往房顫病史、癥狀、體征及顱腦MRI結果,腦科中心副主任張波帶領團隊迅速制定治療方案:應立即行“靜脈溶栓術+介入動脈取栓術”,如不盡早疏通閉塞的血管,很可能出現大面積腦梗死,等待患者的將是嚴重的傷殘或生命的威脅。
據張波介紹大腦的組織是特別嬌嫩的,耐受缺氧的時間是幾分鐘到數幾小時,所以一旦動脈血管被堵住了,在時間窗內對符合條件的患者進行靜脈溶栓+介入動脈取栓治療,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挽救卒中患者生命、改善患者肢體功能的最有效方法。
在與家屬進行溝通后,排除溶栓禁忌癥立即予患者靜脈溶栓治療,同時準備以最快的速度為張大爺進行介入動脈取栓手術,此時麻醉科、手術室也已做好相應準備,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手術正式開始了。
由于顱內動脈血管迂曲、纖細,顱內動脈取栓術技術風險大、要求高、難度大,需要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嫻熟的介入技術。術中,手術團隊嚴密配合,經橈動脈穿刺并完成血管造影,找到顱內動脈閉塞位置,他們熟練地應用微導絲、微導管、取栓支架等精細器械,精準的運用一根承載著生命安全的導絲小心翼翼地通過閉塞的血栓,快速而細致的進行著每一步操作,經過40多分鐘,閉塞段的血栓成功開通,受阻血管血流恢復正常,生命通道被重新打開。手術順利結束。
術后第二天,張大爺的語言和部分肢體功能已經基本恢復正常,張大爺在腦科中心康復技師的指導下開始了病床上的肢體鍛煉、手功能鍛煉等康復訓練,從開始的翻身困難,到可以坐起、抬腿、站立、提手臂、手指精細活動、進行抓握動作。術后第四天,張大爺可以獨立行走至康復治療室進行多維度、多層次的康復訓練。從床旁到康復室的訓練,身體每個部位的復蘇都讓張大爺及家屬喜出望外。
康復技師趙立明介紹,腦卒中康復應從急救期開始,從病房床旁開始。急性腦梗患者在早期病情穩定以后盡早進入腦科中心康復治療室接受康復介入,這樣能取得更好的康復效果,各項功能恢復也更好。患者出院后居家堅持康復訓練,以盡快提高生活質量,回歸社會。
在腦科中心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下,張大爺帶著醫生制定的康復計劃現已康復出院。
青島大學日照醫院/日照心臟病醫院針對急性腦梗患者的救治不僅有高效的卒中急救綠色通道,規范的救治體系降低卒中致殘率,更有術后專業康復訓練指導,著力為患者構建“預防-治療-康復”于一體的全程疾病管理模式。
王志剛教授是腦科中心特聘專家,科室現已常規開展各類腦外傷、腦血管病、腦腫瘤、腦功能、腦積水、顱骨修補等各類神經外科手術,尤其以腦卒中救治為特色,在出血性腦卒中方面,開展了腦出血及腦干出血的無框架立體定向微創穿刺引流手術,可在3天內將血腫引流滿意,開展了腦動脈瘤破裂急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微創栓塞并腰大池、腦室、血腫腔穿刺引流手術,可在1周內將下腔出血引流滿意,在缺血性腦卒中方面,除原有的急性腦梗死藥物保守治療及常規靜脈溶栓外,開展了急性腦梗死靜脈溶栓與動脈溶栓、取栓的橋接治療,特別是在動脈取栓手術方面的血管開通率達到90%以上。
另外腦科中心團隊現已熟練開展的經股動脈神經介入治療的基礎上,常規將經橈動脈造影作為腦血管造影的首選路徑,并在我市范圍內率先開展了經橈動脈腦血管造影術、經橈動脈顱內動脈瘤栓塞術、經橈動脈椎動脈支架植入術、經橈動脈顱內動脈狹窄球囊擴張成形及支架植入術、經橈動脈顱內動脈急性閉塞取栓術、經橈動脈顱內動脈慢性閉塞再通術等,均達到市內領先水平。
腦科中心目前人才齊備,具有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師3人,康復技師2人,以腦科綜合一體化治療為理念,以患者的及時救治、最終康復及生活質量為目的,除神經內外普通病房外,先后建立了清創手術間、神經康復間、神經重癥間等獨立病室,可從入院開始即為各類患者做好一體化治療,使日照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診療服務,方便患者,造福一方。